服务热线:
191-0371-6921
您的位置: 网站首页 > 产品展示 >

污水处理中碳源加多了会怎么样?

简要描述:污水处理中碳源加多了会怎么样?

  • 更新时间:2025-04-02 09:05:29
  • 访  问  量:0
详细介绍

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碳源(如乙酸钠、葡萄糖、甲醇等)是微生物生长和脱氮除磷的关键营养物质,但过量投加会导致一系列问题:


1. 出水COD超标

  • 现象:碳源未被完全消耗,残留有机物导致出水化学需氧量(COD)升高,可能超标排放。

  • 原因:微生物代谢能力有限,过量碳源无法被及时降解。


2. 污泥膨胀(丝状菌增殖)

  • 现象:污泥沉降性变差(SVI升高),二沉池泥水分离困难。

  • 原因

    • 过量碳源促使丝状菌(如丝状菌型污泥膨胀)过度繁殖。

    • 高负荷导致菌胶团结构松散。


3. 溶解氧(DO)不足

  • 现象:好氧池DO急剧下降,微生物活性降低。

  • 原因

    • 异养菌大量消耗氧气降解碳源,挤占硝化菌的需氧量。

    • 可能引发厌氧环境,产生硫化氢等恶臭气体。


4. 脱氮效率下降

  • 现象:总氮(TN)去除率降低,硝化反应受抑制。

  • 原因

    • 过量碳源导致好氧池DO不足,硝化菌(需氧)活性受抑制。

    • 反硝化碳源过量时,可能产生中间产物(如亚硝酸盐积累)。


5. 污泥产量大增

  • 现象:剩余污泥量显著增加,处理成本上升。

  • 原因:微生物过度增殖,污泥龄(SRT)缩短。


6. pH波动

  • 现象:系统pH异常(如投加乙酸钠可能导致pH升高)。

  • 原因:碳源降解产物(如有机酸、CO₂)影响酸碱平衡。


7. 经济成本浪费

  • 直接损失:碳源投加量增加导致药剂费用上升。

  • 间接损失:后续处理(如污泥脱水、曝气能耗)成本增加。


如何应对?

  1. 精准投加:通过在线监测(如COD、硝酸盐探头)或小试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。

  2. 分段投加:在缺氧池/厌氧池分点投加,避免局部过量。

  3. 调整工艺参数:如增加曝气量、延长污泥龄(SRT)或补充微量元素(如磷、钾)。

  4. 应急措施:临时投加絮凝剂(如PAC)改善污泥沉降性。


总结:碳源投加需遵循“按需分配”原则,过量不仅浪费资源,还可能破坏系统平衡。建议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工艺评估,动态调整投加策略。


留言框

  • 产品:

  • 留言内容:

  • 您的单位:

  • 您的姓名: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• 常用邮箱:

  • 详细地址:

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9103716921

扫一扫,关注我们